Saturday, April 18, 2009

科技危机

吴庆康(2009-04-15)

  一个母亲向一本杂志的信箱主持人求助,说孩子现在完全不与她说话,即使大家都在家,孩子也选择用电邮留言交代大小事。

  这也许是始料不及,但已经无法避免的科技危机。

  电脑、电邮,以及一大堆迅速冒起的科技产品颠覆了我们的生活,就像当年的汽车、电话、相机,以及电视机一样。

  20年前,没有人会想像得到手机居然会成为今天人人最需要的必需品。今天大家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手机,就算不是通话不是发简讯,也在用手机听音乐和拍照,越来越多人用手机查看电邮,连走路开车都不能专心。

  《海峡时报》最近有一则关于国人用MP3音乐机习惯的报道,所拍的照片非常“日常”但相当“惊心动魄”,每张照片中的人物都行色匆忙,但都戴着耳机听着音乐,想想其实有点可怕,街道那么拥挤却“与世隔绝”得如此冷漠,难怪我们都说科技是冷感的。

  神奇的科技让我们与全世界的文明城市联系,让我们生活更便利快捷。但我们真的需要这么方便,步伐那么快吗?

  其实我们大家每天都已经在用不同的方式追赶时间,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生活过得不好,而是因为不想过得太差,尤其是不要比别人慢。我们都证明了从前的一个小时和现在的一个小时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做的事情原来可以是很多的,但我们必定牺牲了不少生活上的优质享受,比如花一个傍晚什么都不做,就到海边看日落,与心爱的人吃一顿三四个小时的晚餐(而不是工作上的晚宴),或是在周末不被手机干扰真正的休息睡到自然醒。

  这些都已经是最奢侈的享受,而在科技充斥生活的今日,几乎难以百分百做到。

  几代之前,有人反对电话的发明,说这种沟通工具将把书信的美完全毁灭。在现代社会当然不会有多少人宁愿写信不拨电话,书写的艺术早已流失,即使在大家都用电邮的今天,“写”电邮也毫无美感。用“电”的东西本来就没有生命,通电也不过是假活。
  当然,交男女朋友,从认识到分手,也都可以以各种各样的科技方式进行,尤其是分手,从简讯到facebook都是“工具”,当面说可能都还不够干脆清楚。
  而自从索尼在上世纪推出Walkman以后,虽然我们可以随处都听见音乐,但走着听和静心在家舒服地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听,感觉是完全不同。电视机更是最可怕的科技产品之一,像是发射出让人脑上瘾的电波,没有可看的电视节目还是会开着电视,让电波四处乱窜,已经中毒。

  其实最担心的还是数码生活。

  各种数码格式的影音据说可以储存100年,但100年之后呢?古代文化可以流传,因为有实质的东西留下。现在一切都无形,一旦影碟光碟损坏,我们以后的历史会不会一片空白?

  突然很怀念以前没有手机没有电邮没有数码相机的年代,但对于那个年代的生活细节,居然已经没有什么印象。

  身上没有手机的日子,当年是怎么与任何人保持联系?不必查看电邮的日子那多出来的时间,我都用来做了什么?以前出国10天最多只用30卷软片(大约可拍1000张照片),但现在一天就可以拍这个数量的一半,但却从来没有时间细看所拍的每一张照片。

  需要这样吗?似乎已经不能再问,只能让这场科技危机继续蔓延。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