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09, 2009

华文,动起来! ——流动设备为华文学习开拓新方向

黄龙翔 陈之权(2009-04-09)

  讲华语运动推行了30年,比较喜欢讲华语、用华文的新加坡青少年,却越来越少。原因之一,或许是现实生活中有了英文这一优先用语,令莘莘学子们觉得半桶水或甚至不懂华文也能生存。如果没有考试,他们更失去了学华文的动力。

  在这些华裔“数码土著”的孩子当中,有许多人鲜少或不曾浏览中文网站,有的甚至以为互联网是一片英文。华文登不上“数码大科技”之堂,算哪门子的“酷”?学不好华文,谁怕谁?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从科技在教学中的运用找到新的出路?

步入流动学习的时代

  学习科技发展了半个世纪,终于随着“流动设备”的普及化,而逐渐步入流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的时代。(流动设备即mobile devices,如手机、膝上电脑、掌上电脑、MP3播放器等。港台译“行动设备”、大陆译“移动设备”。)

  起初,流动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多局限于学生分组共用行动设备,在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在校内或到校外进行学习活动,包括在现场利用流动设备搜集资料、互相联系和讨论、上网等等。

  2006年,一群世界级的学习科技学者(包括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的吕赐杰副教授)联合撰文,倡议学生“人手一机”,随身带着行动设备,结合在校的“正式学习”,在校外随时随地进行自发性的“非正式学习”。

  这种人机比例为1:1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的不只是一台电子学习笔记,还可以是电子课本和作业、电子通信器(促进社群学习)、资料搜集和分析器、创意辅助工具等等。

  这让每名学生都能以科技为媒介,以天地和生活为课室,冀望他们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成为具备反思、分析、评估、创新习性的全面学习者,而不只是读死书的考试机器。
  把流动设备用于语文学习,便成了MALL (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世界各地有关MALL的研究和实践,至今还不到十年。尽管如此,这些项目证明了MALL在改革语文学习方面的巨大潜力,因为它对应了语文学习理论的其中一条重要原则——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随时随地,配合情境设置

  本文作者整理了过去七年来的MALL的学术文献,发现这些年来的研发内容,大抵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着重利用流动设备提供学习内容或习作,让学生随时随地研习或练习;

  第二类则以设计流动设备辅助的课外语文应用活动为主,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第一类研发项目的例子,包括通过网络定时把新词汇及其相关学习材料发送到个别学生的手机;或在流动设备上储存语文学习用途的影音档案、习题等。

  这些设计,依据的或是语文学习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即学习者可通过生活中重复地吸收、记忆,和(机械式)演练来提升语文能力。

  行为主义语文学习曾在过去数十年来受到不少批评,但作为一个辅助性的学习策略,仍有可为。流动设备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吸收、复习、演练语文资讯。有研究显示,如果这些资讯是多媒体的,学习效果或将能进一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流动学习能带给学生的,不止这些。MALL的“更高境界”,是有意识地把语文学习融入日常生活,或从生活中衍生出学习。第二类的MALL项目,就具备这种特征。

  例如,老师通过智慧型手机或掌上电脑指示正在学习当地语文的外籍学生走出校园,进行某些需要与当地人交谈的任务(如到火车站去打听某一班火车的启程时间)。学生可以开启手机上的地图及导航软件以免迷路,也可以即时跟分散四处的同学分享路上的见闻或求助。手机里可能还储存了特定场合的常用词汇或句子供参考。
  还有,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的笔记、录音、摄影、视讯通话、上网等功能,在生活环境中进行资料搜集、采访,以至于进行创作或制作与语文学习相关的作业。
  有些设计更应用了“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技术,意即用户带着流动设备到某地点,便可以收到与该地点相关的资讯。

  这类技术中成本、难度均较低的形式,是Zap Code、二维条码(2D Barcode)、射频识别(RFID)等标签技术。例如学习者来到某座古迹,发现门口贴了一张标签,他只要用手机给标签拍张照后传上网,系统便会把与该古迹相关的资料传到手机上,加深他对这一古迹的认识。

课外自学与正课相辅相成

  几年前,日本学者利用这个技术进行词汇学习研究,把课室里的各种物品各自贴上RFID标签,让学习日文第二语文学生用他们的掌上电脑去扫描。扫描到某物,掌上电脑就显示物品名称,并提出相关的语文问题让他们作答。

  学生还可以为这个物品做一些注记(例如:“我觉得这张椅子设计得很特别。”),让后来的学生在扫描后可以读到这些注记,并作出回应。

  在台湾,一个更大规模的MALL项目是“数位典藏融入园林文化的行动学习”,对象是华文第一语文水平的当地学生。

  先在一座园林古迹里,四处张贴二维条码。参与学习之旅的学生到此寻找二维条码,并以流动设备扫描,从而取得与园林各处相关的台湾文学、古诗文楹联、书法字迹、临摹与拓碑等的资讯或测试题。

  凡此种种,对应的是自主学习、情境学习、合作学习、社群学习,知识建构等备受推崇的当代教育观,因而成为主张把语文学习融入生活的学者的崭新的研究方向。

  然而,MALL无论怎么发展,是不会取代校内语文正课的。其实,正课强调掌握规范化的语文,而学生的课外自学则有助于提升他们对语文应用能力——两者应是相辅相成。
  如果流动学习能融合学生的正式与非正学习、校内与校外学习、独立与集体学习,从而达致“无缝学习”(时时学、处处学)的理想境界,那么,结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倡议,就有机会美梦成真。
  让华文学习“动”起来,从课室内“动”到课外,从老师引导到学生自主学习,是本地教育界目前正在探讨的研究方向。

  当然,过去MALL的研究里还没有结合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的先例,因此整个学习活动得重新设计。但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学华文,不止夠酷、夠爽,而且谁也不必怕谁!

  黄龙翔任职于国立教育学院学习科学研究所;陈之权为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院长。本文以个人名义发表。

No comments: